跳到主要內容
    年度94
    等級TSSCI
    論文名稱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人文奧運探討
    期刊名稱中國大陸體育研究
    全部作者葉雅正
    期數4
    頁次71~81
    著作人數2
    作者型態First Author
    使用語言繁體中文
    備註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人文奧運探討 華梵大學助理教授 葉雅正 台北市立東湖國中 李香枝 壹、前言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奧運會)是集全球不同種族、宗教及政治於一身的全球性體育活動,自1894年古柏坦創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同年6月23日假巴黎召開國際體育會議,成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推舉希臘籍彼拉開斯擔任主席,古柏坦則為初代秘書長,並於1896年假希臘雅典辦理首屆奧運會,迄今已逾百年歷史,歷經百餘年經營,國際奧委會已具有200個成員的國際組織,其規模已超越聯合國組織,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組織(湯銘新,2000)。現代奧運會已經舉辦過28屆,依照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運會每四年舉辦一次,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成功結合商業締造奧運史上經濟佳績開始,世界各國即對承辦奧運會產生莫大興趣,進而積極爭相取得舉辦權,祈藉此展現國力及宣揚國威、凝聚人民團結力量、提昇國家國際能見度及擴大國際影響力(葉雅正,2004)。奧運會儼然已成為主導全球體壇活動最重要的賽會,也是各國青年相互切蹉、觀摩及共同向人類競技運動體能極限與技巧挑戰之最高水準的綜合性運動賽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更是集全世界文化、政治及藝術交流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2000),為全球體壇活動盛會中最為耀眼與最具領導地位,舉辦期間透過人造衛星傳遍全球五大洲,受到約有37億人口引頸注目。 2001年7月13日假莫斯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12屆年會中,北京市申辦奧運以「新北京、新奧運(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為口號,並提出以「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等三大理念,符和當今奧林匹克運動的現況需求及國際體壇與環境保護發展之趨勢,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國際奧委會委員青睞脫穎而出,由當時任奧委會主席薩瑪蘭奇宣布,成為2008年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承辦城市,一圓中華民族百年奧運夢。 北京為達成「承辦一屆歷史上最出色的奧運會」,「還世界一個驚喜」之目標,特縝密擬訂『Beijing2008奧運行動規劃』,作為籌辦奧運工作的指導綱領,並以「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等三大理念為籌辦主軸,三者合而為一體緊密結合,相輔相成互為促進與作用。其中「人文奧運」在著重精神層面,是主體核心、也是靈魂,其蘊含著和諧的價值觀,具有體現與深化「新北京、新奧運(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精神的文化層面,有助於各國文化的相互交流與融合、亦可提昇文化水準與運動精神、對促進人類和平與進步的發展及整體奧林匹克運動的永續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與貢獻,鑑此,「人文奧運」將是北京體現締造21世紀最出色、最顯耀的一屆奧運會關鍵所繫(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2002)。 貳、人文奧運理念與內函 現代奧運會在繼承和發展古代奧運精神的同時,摒棄了古代奧運「以神為本」的宗教思想,注入「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因此,現代奧林匹克活動不但承接競技比賽的衣缽,也凝聚了深厚的人文內涵和人文精神,促使奧林匹克活動成為人類發展的一種特殊教育手段、一種巨大的精神財富。其追求目標在於:鑄造人文精神,倡導人道關懷,提昇生活品質以及繼承發揚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世界文化遺產(許傳寶,2002)。因此,「人文奧運」不僅僅是指運動競賽及各種體育制度,還須通過奧林匹克活動使各種文化和價值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從而促進人類和諧發展與文明的人文特質。奧林匹克主義目的:是提昇並結合身體、意志與精神三者於一體,及追求整體均衡的人生哲學,並將運動融入文化與教育,追求創造努力成功的喜悅、良好典範之教育價值,與尊重眾所公認之基本倫理原則;奧林匹克主義宗旨:在推廣運動,藉以促進人類和諧發展,並建立維護人類尊嚴、和平的社會(楊宗文、李德仁,2006)。現代奧運歷經百餘年發展,雖然成功體現於世人,並主導全球國際體壇,卻因衍生諸多困擾,例如:政治干預、商業過度宣染、運動禁藥、運動暴力、功利主義等等,每每皆背離舉辦奧林匹克活動的高尚目標。大眾媒體及民眾只重視競技賽會的過程與結果,以金牌論成敗、以成敗論英雄的觀念越發氾濫,完全背離舉辦奧運會倡導的人文精神,因此,國際奧會新任主席羅格(Comte Jacques Rogge)提出「更乾淨、更人性、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新格言,充分展現更年輕、更新鮮、更開放的國際奧會形象進入新世紀(胡春雷,2004)。新格言也表明國際奧會為推動奧林匹克活動將朝向更加純真、更加友善、更加具有人文色彩的方向發展的堅定信念(馬岳良,2003)。 王彤、白永正(2003)認為人文的典型解釋有三種:人文主義(人文精神)、文化和人本(奧運以人為本)。以人文主義或人本來解釋人文,都各有其優缺點;如將人文定位於文化,則可以將三種解釋的積極內容包括在內,同時可以克服不利的方面。人文奧運定位於文化奧運,是指東、西方文化交融,可概括為:從人類文化與文明的角度,理解、弘揚、實踐、發展奧林匹克活動、奧林匹克精神和奧林匹克文化。人文奧運的內涵就是通過奧林匹克活動促進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與理解,促進世界和平與進步,實現人類文化現象的廣泛傳播,促進世界各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促進各國圍繞人文精神進行文化交流;就是通過人人參與,體現全體人民的健康體魄、良好心態、文明言行,塑造國家形象、政府形象、民眾形象。藉由奧林匹克活動豐富的人文內容,充分體現奧林匹克活動的文化內涵,著重宣傳2008年北京奧運的「人文奧運」的內涵。藉舉辦奧運會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文化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有效推展奧林匹克活動東、西方文化的互補和互助,促使奧林匹克活動真正成為跨文化、跨民族、跨國度的世界性文化體系(孫葆麗,2001)。 人文指的是人類社會歷史演進數千年綿延發展,所創造的各種文化現象。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主義是提昇並結合身體、精神與意志,三者合於一體力求整體均衡,尤其對於運動融入了文化與教育,其目的在於追求創造成功的喜悅、良好的教育價值及尊重眾所公認之基本倫理原則;奧林匹克主義的宗旨則在於廣泛普遍推廣運動,藉由運動來促進人類和諧發展與進步,進而建構維護人類尊嚴與和平的社會為主軸(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1999)。為此,國際奧會於2002年8月在德國召開教育於運動(Education through Sport)世界論壇中,決議:奧林匹克文化的教育性與多元文化發展特性,應成為各國推展奧林匹克活動的動力,並促使奧林匹克文化成為傳承世界體育文化的重要樞紐。因此,以奧林匹克主義、理想及精神為核心的思想體系:結合以國際奧會、國際運動總會與各國家奧會等三大支柱為骨幹的組織結構體系和以奧運會為周期性的活動體系,便成為促進奧林匹克文化傳播與發展的重要主軸(任海,1993)。人文內涵也可指的是人文體育,是20世紀90年代體育文化研究發展的焦點,主要在倡導「人文精神」。2008年北京奧運理念之一的「人文奧運」,強調以人文體育的角度,或以更深層的角度「人文精神」來銓釋「人文奧運」,並以人為主體,文明的社會環境為客體,而展現主、客體的核心則是富含歷史文化內函的道德禮儀風尚、文化修養與古代文化遺存(薛述,2005)。「人文奧運」之特質含義豐富,解釋性強,涉及層面廣泛,影響久遠且具操作性,具有立意高遠的文化理念,及強韌的實踐性發展戰略。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係以「人文奧運」為核心、為靈魂,內涵採「和諧」為概念,因此「和諧」即「人文奧運」之靈魂也,目地在創造多樣性的奧林匹克精神與東方文化之相結合。「和諧」思想更是中華文化藉由「人文奧運」來奉獻給全世界最有價值的思想和理念(馮惠玲,2006)。 參、奧林匹克運動與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匯 體育運動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本身即具有人文價值與意義,也是一種發展的概念(范葉飛、賀昭澤,2005)更是一種物質文化,他以人體的物質形態,在科學的訓練和鍛鍊原則指導下,以一系列有規律的身體運動方式對人的有機體直接產生影響,因此,體育運動是人類進行自我完善展現及自我發展的重要形式,在體育運動中人類所使用的各種物質與設備,諸如體育館、運動器材、設備及服裝等皆為人類文化之結晶。體育運動也是一種精神文化,人的身體與精神是不可切割的,體育運動的功能不僅作用於人的有形型態,也同時作用於人的精神層面,因此,體育運動蘊含的精神是多樣性的,沒有精神層面參與,純粹的身體運動在體育中是不存在的。由此可知,奧林匹克運動將體育作為體活動的基本內容,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吳兆祥,2004)。 中華文化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豐富的文化內容,?世界各國所讚賞,北京以古老的中華文化魅力獲得國際奧委會委員的青睞,為北京奧運申辦成功關鍵之一。中華文化為儒家思想,強調以人為本的精神,重視倫理道德觀,歷經五千年古今傳承綿延發展,迄自炎黃時代,經各朝各代完整延續著中華古今文化精粹理論,形成內在的天人合一結合、自然與人文的融合及道德與宗教的交融,有別於印度文化的宗教主義和希臘文化的自然主義。中華文化是儒家思想的人文主義,在於肯定人性本善,並尊重個人的價值和自由發展,此東方文化之人文精神恰可彌補西方文化之不足,北京將 2008年奧運會注入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將可促使奧運會的人文體系更臻周整且豐富。 奧運會歷經百年發展後,第一次在世界人口最多、文化最悠久且最具人文特色的東方舉行,具有特殊與深遠的意義,無形中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匯,此舉將更有助於奧運會的永續發展,而奧林匹克主義、宗旨、格言及奧運的精神、也因此傳遍東方13億人口的中國,中華文化將因奧運會而融入西方文化,對於中國體育與人文精神發展將會產生巨大變革與影響。中華文化所蘊含的人文精神,經與西方文化融匯交流後,必將對世界的文化發展產生影響與貢獻,2008年奧運會是全球人類瞭解中華古今文化的最好契機,因此中西文化交流必將更為廣泛,也必將會締造人類史上文化演進的新里程。奧運會發展至今,已成功扮演成一座聯繫各國體育文化絕佳的橋樑,並促進了各民族與國家間體育文化交流,更融合各民族與國家間優秀體育文化之精粹,對於全球人類體育文化永續發展將做出重大貢獻。 肆、奧林匹克儀式與文化活動 依據『Beijing 2008奧運行動規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為把「人文奧運」理念化為實踐,特別制訂『文化建設整體專項規劃』,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輝煌而又樸素」的文化品格,以「體育健身、文化美心」和「奧運興業、文明興都」為主要內容,廣泛吸引民眾參與,動員整合各類文化資源,務期將北京建設文化人才集中、文化設施完備、文化市場完善、文化產業發達、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鑑此,2008年北京奧運開、閉幕式將辦成一屆精彩繽紛、獨具特色的文化盛典。力爭締造奧運會史無前例的創舉,2008年北京奧運聖火將傳遞跨越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公尺的聖母峰,除運動員攀登聖母峰外,電視工作人員也要登上聖母峰頂端進行電視現場直播,任務至為艱鉅,是北京奧運創新的文化活動之一(李賀普,2004)。至於奧林匹克文化節則要辦成集文化展覽、文藝演出、文化活動等融匯為一體的國際最高水準的文化盛會,務期奧林匹克精神在億萬人的參與下得以普及和光大。 一、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 每年於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日)至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日)期間,精心策劃具創造及能影響國際的文化系列活動,採以鮮活的文化內容和豐富的藝術形式,舉辦高水準且具國際化的大型文藝表演活動,藉以擴大社會影響層面,及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理想,充分展示人們對於奧林匹克的熱愛。在奧運會的前6年,孕育形成一批有北京城市文化特點、吸引群眾參與與喜愛的市民文化品牌,並利用北京舉辦重大國際活動,特別是運動賽會的機遇,努力營造北京文化生活的新亮點(詹德基,2004)。北京為發揚中國古老固有文化精粹,推出一系列能體現中國傳統古文化特色及具氣派的國際性文化活動,藉此提昇中國文化和國際文化的品味,特別規劃於天安門廣場、東西長安街、南北中軸線、中華世紀壇、北京標誌性建築的廣場、奧林匹克公園等區域,塑造能發揮世界第一大城市廣場、第一長街及獨一無二的城市主體的文化形象。並邀請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和良好社會效益的文化藝術學術團體配合奧運場館試運行、熱身賽,及周邊大型運動賽會,精心策劃以奧運會為主軸之相關文化活動與展演,以提昇北京文化氛圍。 二、文化場館設施與城市雕塑 北京奧運場館的興建,首重考慮建築本體與前置廣場的配套雕塑,並注重形成與建築相互輝映的雕塑景觀與環境,俾免產生互不相容之突兀景象,而影響周邊環境景觀。自從北京取得奧運會主辦權後,即應奧運會宣傳辦理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於展示後將部分雕塑精品留存永久陳列,並進一步擴大網路徵集精選優秀雕塑作品,為北京城建設增添藝術色彩。 北京奧運會以文化為整體主軸,以發揚中華固有文化特色及凝聚戲劇人才、薈萃戲劇精華為目的,為此乃積極改善與美化首都劇場、長安大戲院、吉祥劇院、西單劇場等,並改造、修繕安徽會館大戲樓、湖廣會館等各具特色的宣南傳統劇場,使之成為展演悠久民族藝術的文化窗口。並於奧林匹克公園內規劃和建設具有與運動場館相配套的文化設施,搭配國家大劇院、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國家圖書館二期、首都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北京天文館新館、北京電視臺新址、多媒體資訊中心等文化設施建設,藉以充分發揮體育藝術表演與文化發展的綜合效能,促使奧林匹克公園成為市民和國內外遊客重要的文化生活和健身活動最佳的場所。 三、奧林匹克文化教育和傳播 藉助學校多元化教育,編製合適且具特色的「奧林匹克讀本」和「電子影音資料」,及製作針對少年兒童的「奧林匹克卡通讀物」,於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展開宣導活動,並將學校運動會和奧林匹克教育融匯結合起來。透過對奧林匹克知識的暸解與關心奧林匹克活動,進而理解奧林匹克的精神,將其發揚光大。 21世紀當下報刊、雜誌、廣播電臺、電視臺、網路等已為傳播優勢,?辦好奧運會系列活動宣傳,北京規劃以「通向2008」、「迎接2008」、「輝煌2008」等為主題,普設奧運專欄及奧運電子頻道,廣為拍攝、播放能即時充分反映北京籌辦2008年奧運會進展情況與市民熱情參與的現況等專題節目,並籌組建置奧運新聞發布制度,採即時性、準確性、全面性的向全球新聞界廣泛介紹籌備工作的進展。對於駐北京之境外記者,則積極組織記者聯誼會並推行各項活動,每年並邀請國際主流媒體記者蒞臨北京採訪奧運會,藉由交流活動俾建立與國際新聞媒體友好的聯繫,以爭取更多的國際輿論認同與支持,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氛圍。 眾所周知網站效益無遠佛屆,北京為讓全球各地運動選手和體育愛好者即時瞭解奧運會的相關訊息,特闢建奧運會網站,開設奧運在線俱樂部,提供新的溝通平台和更佳便捷性的聯繫網路服務,有效形成北京與境外作全方位覆蓋式的立體宣傳模式,藉以服務全世界。 伍、北京文物景觀修繕、保護、展覽與運用 一、文化名城保護與修繕 制訂審慎妥切的古今名城保護措施,有效控管並保護區域內周圍新建築的高度、範圍及色彩等,避免環境景觀遭致破壞,尤其位處北京古城文物的「兩線五區六景」。此兩線即為中軸線和朝阜路沿線;五區即為什剎海風景區、國子監古建築區、琉璃廠商業區、皇城景區、鐘鼓樓古街市景區;六景即西郊風景區、北京段長城保護區、帝王陵寢保護區、通州古運河文化景區、宛平史跡保護區和京西寺廟區,達到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格局基本完整、特色顯明的效果,再現京城水系和古典園林的歷史風貌。對於上述「兩線五區六景」則遵循以「成片整治、恢復景觀、保用並重、形成風貌」的最高原則,以維護古今城樓街景風貌景觀為重點。 二、文化遺產展覽與運用 積極發揮政府權責單位投資興建專題博物館,並鼓勵社會民間企業團體或個人開辦小型具特色的博物館,以多元化形式充分運用古蹟遺產,進而保護、修繕古蹟。每年以奧運結合古蹟文化遺址策劃展覽主題,並編輯出版文物宣傳精品,與拍攝系列宣傳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介紹北京古都文化景觀的影片,有計畫的在國內、外巡迴展覽,藉以發揚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古老悠久文化歷史。 陸、奧運志工與服務 參照歷屆奧運會承辦城市之志工服務標準,制訂「北京青春奧運行動規劃」,積極落實2008年北京奧運會志工招募計畫,深入推動「志願服務,奧運光彩」等宣傳教育活動,並編製志工規範、招募、選拔、培訓、註冊、考核及表彰等制度,藉以建置健全志工資訊管理與服務體系,廣泛延攬國內、外優秀青年人才,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志工服務團隊。對於窗口服務行業,則修訂更臻完善的相關細則,藉以規範並倡導窗口服務行業的本職專業與職業道德觀,以引領從業人員充分發揮專業本職,落實為「新北京、新奧運(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提供最佳且最優的服務品質。並提出口號以「微笑在北京」、「在外國人面前我代表中國,在中國人面前我代表北京」、「爭當北京禮儀先生(小姐)」等主軸。 柒、北京奧運文明發展 北京?因應2008年奧運會開幕在即,特製訂『文明社區建設條例』,全面性啟動文明社區建設與教育,落實發揮以社區建設的基礎培育文明市民、進而以社區文明擴大延伸推展為文明城市。並積極倡導以「文明迎奧運、文明辦奧運」,有效引導市民樹立「奧運意識」,藉以發揮以禮待人、助人為樂、愛惜公物、環境保護與遵守紀律的社會公德。 北京政府藉承辦奧運會的機遇,積極向全世界廣泛宣傳和推廣漢語,充分展現漢語未來將成為全球人類交流與溝通的主體工具,相關配套措施則採不斷的舉辦全球性「我與北京」漢語朗誦、演講和辯論等比賽,並進一步教導外國人演唱中文歌曲,充分發揮以誘導、勉勵及服務支援等方式,落實協助外國人學習中華文化和使用漢語。至於北京市民外語能力之補強,則由統籌由奧運活動組委會制訂和實施「市民講外語活動總體規劃」,藉由媒體強化外語普及力度,於報刊、電臺、電視臺及網站等廣設外語節目和欄目,務期實現多數市民能說百句常用外語為目標。 捌、體育產業與古蹟旅遊融合併進 北京藉由承辦奧運會的機遇來鞭策加快體育、文化、旅遊、及其他周邊產業相互整合的步伐,以建構融合健身、休閒、娛樂、旅遊、購物為一體的北京體育文化產業中心區域,咸以發展不同於所有制的體育企業、俱樂部,祈藉由舉辦大型運動賽會,進而衍生帶動運動門票、運動彩券、運動廣告、運動紀念品等產品及結合文化古蹟遺址旅遊服務的消費,由於北京擁有世界文化遺產5處(故宮、長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李建平,2003)。這些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資源,結合了文化旅遊、奧運系列文化活動及體育文化產業等,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倡導的人文奧運,提供了嶄新與穩固的基礎。 玖、文化旅遊產品和促銷 北京以統籌旅遊市場運作模式,統整和開發既有文化旅遊專案,充分發揮北京城文化特色之優勢,咸以規劃獨具北京特色的文化旅遊精品路線,務期北京成為有特色具內涵的旅遊文化中心,尤其針對北京城水系、森林公園、主題公園、觀光農業等則加強建設,祈以滿足廣大遊客和市民日益增長的現代體育、休閒、娛樂等文化生活需求,而對於旅行社、飯店、交通和遊區(點)等的管理與服務階層人才之培育,則全面性的加以強化,藉以達到全面性提昇旅遊服務品質之目標。至於既有的媒體集團,則規劃調整整體結構組織、採以擴大規模方式,有效拓展業務,並輔導媒體集團採行跨行業、跨地區的兼併、重組和股份制的改革與改造,尤其是對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產業務必取得實質性進展,並力爭形成知名的文化產業集團,進而將北京濃郁的文化特色有效的開發出來,並充分反映於奧運精神與理念的旅遊系列產品上,諸如:觀光旅遊、度假旅遊、商務旅遊、修學旅遊、文化旅遊、科技旅遊、體育旅遊、生態旅遊、民俗旅遊等國際旅遊系列精品,並配合推出2008年奧運文化之旅形象大使宣傳,藉以發揮最大效益,及每年邀請到中國旅遊之前50名大旅行社訪問北京,實際參與旅遊精典系列饗宴,並授權渠等在每年國際旅遊交易會上設置專櫃,廣為宣導2008年奧運文化系列旅遊活動,藉此達到宣傳中華文化、奧運精神與理念之效益。 拾、結語 「給北京一次機會,還世界一個驚喜」及以「新北京、新奧運(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為口號,並提出2008年「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為理念,幫助北京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國際奧委會委員青睞脫穎而出,順利奪下2008年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承辦城市,一圓中華民族百年奧運夢。其中「人文奧運」主要在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及發揚中華文化之儒家思想,並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進而昇華於表現出深切的「人文關懷」,目的皆祈在教育人們能真正瞭解奧林匹克活動的實質意義與價值,藉以提高人文素質,是一種心靈的提昇。「人文奧運」也著重在精神文化層面,是核心、也是靈魂,其蘊含著和諧的價值觀,目地在創造多樣性的奧林匹克精神與東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匯,具有體現「新北京、新奧運(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的精神面,是北京奪下奧運會主辦權關鍵之一。 「人文奧運」以人文精神來指導奧林匹克活動,藉以豐富奧運會的演出內容,進而強化濃厚奧運會的人文色彩,以達到激勵人心、教育完人的目的,進而促進全人類的團結、和平、友誼、發展與進步。 囿於中華文化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而北京城更是元、明、清等三個朝代的歷史名城,建城歷史3,000餘年,處處皆是中華文化遺產和古蹟,因此北京城在整體發展開發上受到諸多的限制與規範(詹德基,2004),然而古蹟遺址與現代建築景觀二者如何融合併進?以達雙贏互補效益,則嚴峻的考驗著北京政府的智慧。中國祈藉承辦奧運會的歷史機遇,讓北京城藉此際遇跨步邁向國際舞台,躍昇為世界一流城市,是否能如願以償?至於北京將還給「世界一個驚喜」及「締造一?歷史上最出色、最耀眼的奧運會」,是否能如願達成目標?我們除拭目以待外,也衷心的心祝福之。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2000)。第27屆2000年雪梨奧運會考察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1999)。奧林匹克憲章。台北市:作者。 王彤、白永正(2003)。北京實踐人文奧運的思考。體育文化導刊,6,30-31。 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2002)。Beijing 2008奧運行動規劃。北京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我國準備參加2004年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計畫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任海(1993)。奧林匹克運動。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李建平(2003)。人文奧運與當代北京城市建設。當代中國史研究,10(5),71-77。 李賀普(2004,1月16日)。北京奧運火炬傳遞跨越珠峰計畫今年啟動。中國體育報,1版。 吳兆祥(2004)。奧林匹克運動。安徽省:安徽大學出版社。 范葉飛、賀昭澤(2005)。論奧林匹克運動的人文精神。體育文化導刊,1,40-41。 胡春雷(2004)。北京人文奧運的理解與定位。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7(6),733-735。 馬岳良(2003)。更乾淨、更人性、更團結 ─ 對奧林匹克新格言文化內涵的探析。體育文化導刊,7,24-26。 孫葆麗(2001)。北京2008年奧運會人文奧運理念初探。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4(4),436-437、457。 許傳寶(2002)。人文奧運核心話語解析 ─ 人文奧運的哲學圖景。體育文化導刊,5,19-21。 馮惠玲(2006,1月20日)。“和”,人文奧運之魂。人民日報海外版,1版。 湯銘新(2000)。我國參加奧運滄桑史(下篇)。。台北市: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 詹德基(2004)。中國大陸體育研究專輯。台北市: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2輯,4-6 。 楊宗文、李德仁(2006)。歷屆夏季奧運會特質之探討。2006年海峽兩岸體育運動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8-105頁)。台北市: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會 葉雅正(2004)。奧運奪金策略探討。大專體育雙月刊,75,1。 薛述(2005)探究人文奧運內函。體育文化導刊,7,17。